close
不知道什麼時候,開始越來越常聽到這句話,似乎只要癌症病人、住院或是營養不良就應該打白蛋白。更多時候是以訛傳訛後,變成了:醫生,可以打「高蛋白」嗎?

白蛋白是人體血漿中的一種蛋白質,可以維持血漿的濃度、黏稠度,或是能和藥物、荷爾蒙等不溶於水的物質結合,將它們隨著血液輸送到身體需要的地方等等作用。如果身體的白蛋白太低,有可能造成水腫,或是影響部分藥物功能等等。當它當作是一種身體檢查項目時,最常是代表長期的營養狀況。由於白蛋白是由肝臟製造,因此也能某個程度上,代表肝臟的合成功能。

因此,問題來了,到底要不要輸白蛋白?這必需要看我們的目的是什麼?

如果是治療因白蛋白過低,而造成的水腫或水份散失,這樣白蛋白就有它的治療效果在。

如果是想要補充營養,白蛋白本身並不是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,就算打了只是抽血數值好看,對於病人本身的營養並沒有什麼實際的好處。還不如直接打醣類、胺基酸或脂質製成的靜脈營養。而且不論營養針怎麼打,都沒有從嘴吃,從胃腸吸收來得有效、有營養。

此外,白蛋白是一種血漿製品,也就是從別人的血中粹取出來蛋白質,和輸血一樣,都同樣有引起嚴重過敏性休克的風險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yDo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